據香港《信報》10月17日報道,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時表示,論壇以“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”為主題,呼應大灣區的創新合作精神,正好展示同心協力、釋放大灣區發展巨大潛能的決心。
據報道,李家超表示,香港特區政府全力發揮香港在“一國兩制”下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,驅動大灣區發展。香港在創新科技、金融貿易、基建聯通三方面擁抱變革,為構建一流灣區作出貢獻。
報道稱,上月公布的《全球創新指數》世界百強創新集群中,“深圳-香港-廣州”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,顯示大灣區在全球科創領域的領先地位,高度肯定大灣區科創合作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。
李家超說,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處深圳河兩側,是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下大灣區內重大合作平臺之一。特區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,加速園區建設;推出園區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選定地塊,將考慮因應市場需求,以“邊建設、邊進駐”模式,讓企業提早進駐、盡早發展、更早實現成果。
在上月發布的《全球金融中心指數》報告中,香港繼續位列全球第三,與位列第一的紐約和第二的倫敦的分數差距,分別收窄至2分和1分。去年底,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突破35萬億港元,按年大增13%。很多國際意見認為,未來幾年香港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。
李家超表示,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,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。除了通過金融服務吸納國際資金外,亦會善用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,服務更多有意開拓海外市場的內地企業。特區政府已在本月正式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,整合投資推廣署、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,與不同公營機構、專業團體、商會、商業機構合作服務內地企業出海。
報道稱,香港亦全力與大灣區各城市和內地省市建立不同的多式聯運模式,包括打造“鐵海陸江”立體聯運體系,便利內陸地區與海外的貨物經港中轉,發揮香港和內地港口航線互補共贏的優勢,讓內地貨物走得更遠。
李家超說,為強化香港國際機場與大灣區其他機場的協同效應,香港機場管理局去年簽署入股珠海機場的合作協議,加強與珠海機場“經珠港飛”直通客運服務。香港還與東莞共同推動“海空貨物聯運”,實現內地貨物就地安檢、經水路直送香港上機,顯著降低時間與成本。
|